一、精选酿酒原料。原料是前提,大曲是基础,工艺是关键。
每种粮食的化学组成不同,比如蛋白质含量,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占的百分比及脂肪的含量不相同,对微生物的代谢影响很大。各种原料要保证颗粒均匀饱满、新鲜、无虫蛀、无霉变、干燥适宜、无泥沙、无异杂味、无其它杂物。
选择高粱、大米、糯米等优质原料,并确保其在生长过程中不受污染,可以大大提高白酒的品质。同时,根据不同的酿酒工艺和口味需求,选择不同的原料搭配,也可以为白酒的口感和香味增色添彩。
二、控制酿造温度。确保酿造中的温度适宜,以保证酒的口感和质量。
发酵温度是影响白酒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发酵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影响白酒的口感和香味。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发酵工艺和原料,控制好发酵温度,确保其在适宜的范围内。
三、控制发酵时间。适当的发酵时间可以使酒的口感更加醇厚。
在窖池、人容条件、工艺操作大体相同的情况下,酒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窖池发酵周期的长短,因此,延长发酵期已成为提高酒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容池的发酵生香过程,要经历微生物的繁殖与代谢、代谢产物的外离或合成等过程。而酯类等物质的生成,则是一个极其缓慢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这是由于微生物特别是窖泥微生物生长缓慢等因素所决定的。所以,酒中香味成分的形成,除了提供适当的工艺条件外,还必须给予较长的发酵时间,否则窖池中复杂生物化学反应就难以充成,自然也就得不到较多的、较丰富的香味物质。
四、控制酒精度数。在酿造过程中控制好酒精度数,以提升酒的口感和质量。
酒精度数是影响白酒口感和品质的因素之一。控制好酒精度数,可以让酒体更加平衡、口感更加舒适。白酒的酒精浓度直接影响到其口感、香气和营养价值。过高的酒精浓度会使白酒味道辛辣强烈,口感刺激,不易入口;而酒精浓度偏低,则会导致酒体稀薄,口感平淡乏味,缺乏丰富的层次感。因此,适当控制白酒的酒精浓度,是保证白酒品质、浓香风味的关键。
五、选用合适的酒曲。不同的酒曲会影响酒的口感和风味。
曲是酒之骨,曲和酒香有直接关系。我国各浓香型、酱香型名优白酒,多采用中高温、高温曲来提高酒香,保证充足生香动力。
曲药是酿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其用量和种类都会影响白酒的品质。要根据不同的酿酒工艺和口味需求,合理使用曲药,确保其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要注意曲药的保存和使用方法,避免因保存不当导致曲药失效或变质。
六、控制酿造环境。保持酿造环境的卫生和通风,对酒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保持环境卫生,卫生条件是影响白酒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酿酒过程中,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避免微生物滋生。同时,要定期清洗发酵设备和坛子等器具,确保其清洁卫生,避免对白酒品质造成影响。
七、注重酿造工艺。注重细节和技巧的掌握。
严格执行工艺,加强管理,杜绝粗放操作,真正做到“稳、准、细、净”的工艺操作要求。
1、准确配料,严格操作:必须按照工艺严格执行,准确配比,不要为了片面追求出酒率而擅自更改料醅比。
2、缓火蒸馏,量质摘酒:“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上甑操作确保做到“松、轻、匀、薄、准、平”,“探汽装甑,缓火馏酒,大汽追尾,掐头去尾,量质摘酒"。
3、低温入窖: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环境特征,低温入窖,保证前期缓慢发酵,中期挺得住,后期温度缓慢下降,这样才能有利于生香物质的生成和积累。加强发酵管理,做好升温记录。
文章导读:【老谭说酒】蒸馏工艺与风味物质
八、储藏陈酿,以提高酒的口感和风味。
贮存环境对白酒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要选择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和频繁的温度波动。同时,要定期检查封口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贮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与异味、杂味等污染源接触,以保持酒体的纯净。
九、精心调配,保证酒的口感和风味的一致性。
通过混合不同口感、风味、年份、香型等特点的白酒原酒,以达到更好的口感、香气和平衡度。勾兑可以弥补单一原酒的不足,提升酒品整体的品质和口感。白酒勾兑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例如平衡性原则、相似性原则、突出性原则等。平衡性原则是指勾兑时要保持各种味道的平衡,避免某一味道过于突出;相似性原则是指选择相似的酒品进行勾兑,以确保酒质的一致性;突出性原则是指在勾兑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入特定原酒来突出某种特定的风味。
十、品鉴评价。完成品鉴和评价,确保酒的质量和口感符合要求。
白酒品评是白酒生产工序中最重要的环境之一,未经品评的白酒是不允许上市的,是不合格的。
在生产中,通过尝评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改革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可以及时确定产品等级,便于分级、分质、分库贮存,同时又可以掌握酒在贮存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总结规律。
品评是验收产品、确定质量优劣及把好进出厂酒质量的十分重要和起决定性作用的方法,它也是检验勾兑、调味效果的比较快速和灵敏的一个好方法,有利于节省时间、节省开支和及时改进勾兑和调味方法,使产品质量稳定。